知識學園

知識學園

圖解吸乳器

img
涓滴花灑

吸乳器:吸乳器主機、矽膠乳罩、防塵蓋、止流閥、鴨嘴等以及儲乳瓶:奶瓶底座、奶瓶蓋、奶瓶栓/奶嘴環、奶嘴等圖解解說。

A、吸乳器主機

img

1.馬達主機
各品牌特色皆有不同,高階款分為按摩泌乳模式及吸乳模式。※機身可擦拭,但不能下水清潔!

2.電源
通常會附100V~240V通用變壓器,出國只要帶轉接頭都可以使用。除了插座外,部分品牌內建充電電池,或也可以支援USB、車充、鹼性電池等不同供電方式。

B、吸乳器主體配件(Pump Body)

img

3.吸乳器主體(Flange/Breast shield)喇叭主體/喇叭罩/唧筒/喇叭罩+主體
像漏斗形狀的這個部分稱之為喇叭罩,直接貼合於媽咪的胸部上。部分廠牌,會將喇叭口跟身體拆分為兩個零件,便於更換跟清潔。它們的標準尺寸為24mm,如果妳的乳頭(不含乳暈)尺寸較大或較小,需另外添購喇叭罩的配件。延伸閱讀:秒懂!正確選購喇叭罩尺寸

4.矽膠乳罩(Silicone Breast Pump Cushion)按摩軟墊/矽膠罩/花瓣按摩護墊/密封式氣墊
非必要性的配件,有些媽媽覺得墊著乳房比較舒適,矽膠柔軟的材質,讓媽媽的乳房和吸乳器間多了層柔軟的保護。需要特別留意的是,使用按摩軟墊時,吸乳器的口徑會在略為小一些,因此媽咪需確認是否符合妳乳頭的尺寸?是否反而在吸乳過程中,導致乳頭過度摩擦不適?延伸閱讀:秒懂!正確選購喇叭罩尺寸

5.防塵蓋(Funnel Cover/Dust Cap)喇叭口護蓋/密封片

6.止流閥(Silicone Diaphragm/backflow protecotr)矽膠隔膜/電動吸力杯/過濾器/吸乳罩接頭/防回流接頭組/內杯/止流閥
避免乳汁回流至主機的防護罩,也是吸乳器運作的重要組件。各廠牌名稱差異大,簡單可分為杯狀、膜狀,阻隔在上蓋和喇叭主體中間。馬達主機運作時,止流閥會被帶動吸起、放下(同時也避免乳汁噴濺流進吸管中),這個循環即是利用負壓抽吸原理,將喇叭罩裡的壓力降低,導致乳房內的壓力大於喇叭罩裡的壓力,乳液因而流出。美樂部分機種將止流閥和吸乳器主體合而為一。

7.主體上蓋(Top Cap)
接在長吸管及止流閥中間。一端接長吸管,另一端套上止流閥後,即可接上吸乳器主體。貝瑞克、馨乃樂及Maymom並沒有主體上蓋這個配件名稱,他們做成上下包覆止流閥的飛碟狀。

8.長吸管(Tube)吸力管/吸乳器導管/矽膠導管/軟管/吸管
連接馬達及吸乳器本體。馬達吸進水氣恐造成損壞,因此吸管建議擦拭清潔即可。若吸管內有凝結的水氣,可將吸管接上吸乳器空轉3-4分鐘(不要接上喇叭罩那端的配件),幫助管內乾燥。

9.T型接管/Y型接管(T/Y Tubing connector)
部分品牌主機僅有一個孔洞,接上T型管後,在T的兩端分別接上長吸管。

10.鴨嘴(Valves/membrane)白色鴨嘴閥門/洩乳鴨嘴閥/奶閥/黃色活塞+白色薄膜
簡單可分為「鴨嘴」和「活塞+薄膜」兩種形式。既可以阻止空氣流動,亦可讓母乳流過。馬達運作,空氣流過管子,儲乳瓶上方的主體產生真空密封,牽引乳頭產生泌乳。母乳的重量可從鴨嘴的縫隙流進儲乳瓶。

C、儲乳瓶相關配件

img

11.儲乳瓶(Milk Storage Bottle)
通常會搭配原品牌奶瓶使用。如果媽媽有偏好的奶瓶品牌,可搭配「轉接環」使用。亦有「轉接夾」,吸乳後直接裝進母乳儲存袋。

12.奶瓶底座(Bottle Stand/Pedestal)
避免頭重腳輕,吸乳器主體站不穩。

13.奶瓶蓋(Milk Bottle Cap)
奶瓶蓋僅防塵,無防漏功能。若要奶瓶上方直接接奶嘴和奶瓶蓋,冷藏時避免倒置囤放。

14.奶瓶栓/奶嘴環(Screw Ring/Screw Collar)
有些媽咪換自行替換奶瓶栓或奶嘴頭(不同廠牌混用)。須特別留意奶瓶栓和奶瓶的螺牙是否吻合,以及奶嘴頭是否與奶嘴栓能夠完美貼合,避免寶寶吸奶瓶的時候漏液。

15.奶嘴(Teat)
奶嘴多為矽膠材質,一經使用及消毒後即開始耗損使用壽命,一般約為2-3個月左右,需視奶嘴實際狀況來決定是否更換。

16.奶瓶密封墊/儲乳墊片(Sealing Disc)
拆掉奶瓶栓上的奶嘴,更換為密封墊,奶瓶橫放冰冰箱儲存也不怕外漏。

異網資訊股份有限公司
Copyright © 2021. All Rights Reserved.